-
小人书:挥之不去的印记
我们小时候,条件不好,市场上也没有什么,不像现在的孩子,条件优越,要什么,有什么。但是,我童年里的乐趣,如今的孩子却感受不到。由于当时处于特殊时期,生活条件差,合适我们看的“课外书”寥寥无几,而小人书内容丰富,画面栩栩如生,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
-
小时候的连环画《鸡毛信》翻看次数最多
绘画大师刘继卣的《鸡毛信》,开启一代连环画的画风。《鸡毛信》可能是我小时候翻看次数最多的一本小人书,一个小孩把一封信藏了又藏,揣在身上,藏在羊肚子里,结果总是被伪军发现逮着,然后信又丢了,又回过头去找,费尽周折。看完以后,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可能跟作者刻画人物的笔法有关系
-
逛夜市淘来的心爱宝贝
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的我,却不懂得收藏。成年后,发现自己喜爱的连环画已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才觉得那些连环画的珍贵,于是开始搜寻自己喜欢的连环画。我最喜欢的连环画是《三国演义》,虽然《三国演义》出版的比较多,但要找全一套同一版本的连环画又谈何容易,我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一套
-
儿时的记忆—连环画《沸腾的群山》
下班取报纸,《鞍山日报》一则消息吸引了我:连环画《沸腾的群山》三位作者将联袂在鞍山市新华书店签名售书。小说原著、原鞍山文联副主席李云德先生我是熟悉的,我在县文联任秘书长期间,曾在台安接待过他;蔡国栋也在前不久来过台安政协,可惜那次机关没有事先准备好适宜作国画的熟宣纸,只好让先生在生宣上作画
-
抗美援朝题材连环画知多少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连环画工作者就出版过即时的作品,尤以抗美援朝连环漫画《美国纸老虎》(米谷等集体创作大众美术出版社出版)、《抗美援朝大活报》(上中下,1953年)和抗美援朝题材连环画《志愿军未婚妻》(新凤霞主演)的艺术成就最高。新美术出版社于1952年—954年出版了一组抗美援朝连环画专辑,有华三川的《在朝鲜东战场》
-
大人最爱“小人书”
仲诚从小就是小人书的忠诚读者,常去租书店租小人书看。“租一本小人书几分钱,要反复看好几遍,才觉得划算。”6岁生日时,父亲问仲诚想要什么礼物,他张口就说:“我要连环画。”父亲花了3元“巨款”,给他买回来整套的连环画,足足让他开心了一学期。
-
一本珍贵的连环画《渡江捉敌兵》
笔者于五年前在一旧书贩子手中购得一本颇为珍贵的连环画——《渡江捉敌兵》,这本32开的连环画册,彩色封面共32页,每页上有两幅画面,共计64幅。此书虽然没有作者姓名、出版社名及出版的年月,但经笔者多方调查,此书大约是1949年底或1950年初编绘,主创人员是当时部队的美术工作者。
-
爱看连环画的岁月
前些天回老家,翻开一张老桌子的抽屉时,无意间看见一本已泛黄的连环画,顿时勾起我对儿时爱看连环画的回忆。未曾上学之时,对于还不识字的我就开始迷恋上小小的连环画。那个时候,家里别的书籍不多,惟有连环画有好几十本。虽然不识字,但看见连环画里那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是常常捧着连环画边看边吃饭,
-
小人书——我们曾拥有的童真
在我孩子床底下的一个小箱子里,仍然整整齐齐摆放着上百本我儿时的心肝宝贝——小人书,它们辗转从老家搬到这里,已经度过了好几个寂寞的光阴,孩子已不喜欢看这种小人书了,估计是这些小人书大多残缺不全,抑或是现在的儿童读物更加的丰富多彩。虽然它们在老家时被邻家小孩“盗”得与儿时的拥有量差距甚远,但儿时那种
-
捧读小人书:永远失散的往事
我几乎是一接触书就喜欢上小人书的。那时候村叫大队,代销点叫合作社,一个大队就一个合作社。只要听说合作社新书来了,我就往合作社跑,不管身上有没钱。如果有钱,就挑喜欢的买下来津津有味地享受,如果没钱,就趴在摆放小人书的柜台玻璃上,看着精彩的封面,想象里面的故事内容。
-
什么样的连环画才值得收藏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曾陪几代人度过童年时光,如今已成为受人关注的大众收藏品,价格逐年攀升,一些经典连环画动辄拍出万元高价。“九品”是最低门槛。连环画的九品,是指近新品,也就是书的封面或封底有很细微的折痕,或有极少量的污渍,有购书者的签名和印章存在。同一种连环画,品相的新旧会使价格相差好多倍。
-
二三十年代连环画家的艰难生活
在二十年代除了有世界书局等几家大型书局出版连环画以外,更多的是一些小书商在经营连环画,这些小书商中有二十余家相对具有规模。当时小人书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连环画家并不多,朱润斋、陈丹旭、刘伯良等几位是早期最为有名的连环画家。朱润斋的连环画最见功底,画中的人物造型背景,风景都非常生动、有趣,绘画多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