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毛信
儿童团长海娃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有一次,他替抗日游击队送一封紧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敌人。敌人把他捉起来,要他带路。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任务,顽强地和敌人展开了斗争。最后,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甩开了敌人,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根据这份情报,和游击队配合,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
雁翎队
冀中平原,有个天然湖泊——白洋淀。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白洋淀的有利环境,广泛开展了持久的游击战争。使日寇闻风丧胆的雁翎队,就是当时活跃在白洋淀的一支坚强的民众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靠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了水上根据地。他们端岗楼、除汉奸、打鬼子,截击敌人的军火船,切断敌
-
渔岛之子
这是一个反特故事。暑假快要到了,渔民的孩子在海边打水仗,掏鸟蛋、爬山,玩得可起劲啦!不过,太平的日子并不太平,渔业社里隐藏着一个特务,这个坏蛋头上可没写着“我是特务”,孩子们平常还管他叫“伯伯”哩!后来,又来了一个特务,被孩子们碰上了,这就引起了一场惊险的斗争。
-
赤脚医生
前言:“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热的称呼。“赤脚医生”诞生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代。这支新型的农村卫生队伍,经过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风大浪的锤炼,得到进一步壮大、巩固和提高,成了彻底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一支尖兵。
-
杂交高粱向阳红
这本连环画是文革时期一片红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美术风格和丰富的政治内涵,使得它成为唯一一本每一页都包含毛主席语录、标语或毛主席像的连环画。如今,品相好的参考价格已高达3万元,成为连环画收藏市场中的稀缺珍品。
-
绿衣民兵
上海某邮电局投递连民兵平时用工人阶级的思想去管理和改造城市,战时和解放军并肩战斗,完成保卫和坚守城市的战略任务,参加地区联防,和里弄干部、革命群众一起,把一个腐蚀青少年、搞犯罪活动的阶级敌人揪了出来。
-
看云识天气
变化无常的云,是看天的主要对象之一。在这本画册里,我们收集了二十多种比较典型的云图,同时用文字说明这些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用这本云图对照天空中出现的云,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
擒匪记
一九四六年夏天,土改后的嫩江村,贫农的儿子江鹰和水华,为了慰劳刚刚打了大胜仗的区大队的叔叔们,去嫩江捕鱼,遇上了被我区大队打垮的土匪。这股残匪把江鹰和水华抓走,带到江心的一个荒岛上。水华在江鹰的帮助下,巧妙地逃出了魔窟,给区大队送信。但是,我军赶到时,狡猾的土匪已经逃走了。我区大队的战士们,按着江鹰留下的暗示记号,迅速
-
鞍钢工人王吉才
在伟大的七十年代,鞍钢烧结总厂工人王吉才同志,为保护钢铁运输线和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于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壮烈牺牲,为我们树立了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又一光辉榜样
-
刘文学
刘文学出生于贫苦家庭,在旧社会里受尽地主的欺压,从小就对阶级敌人充满了仇恨。刘文学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他热爱党和毛主席,热爱人民公社。1959年11月18日晚上,他为了保卫人民公社利益,在与阶级敌人斗争中英勇牺牲。刘文学是红小兵的好榜样,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
发生在旅店里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粤北山区北部岭南镇的岭南旅店。在一个大雪之夜,岭南旅店早巳客满。刚好又来了一位前来投宿的贫农老大爷。新来的女青年服务员小林,服务态度生硬,气走了老大爷。老矿工李大明见状,主动给老大爷让出铺位,自己到车站过夜。旅店负责人,“红色服务员”张玉林,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又想方设法为李大明解决
-
战地红缨
解放前,有一年冬天,寒潮无情地扫荡着山海关外辽西平原。大黑山脚下的大黑山屯,笼罩在一片风雪之中。屯西头一幢小土屋里,传出一声声婴儿啼饥号寒的哭叫。屋子里,张东合烦躁地搓着两只大手,望着妻子怀中的小生命,猛然站起身来;“总不能眼看着一家人饿死啊!”他推开屋门,决定到地主金老歪家借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