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雷战

    1942年,胶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当时,日寇妄图通过我胶东抗日根据地前沿的赵家庄,进犯我根据地。赵家庄民兵和群众在区武委会雷主任带领下,制造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巧妙地摆下了地雷阵,多次给前来“扫荡”的敌人以沉重打击,显示了地雷战的巨大威力。

    李丰田绘 河北美术 1973年8月
  • 主角

    炳奎大妈听毛主席的话,决心掌握文权,她不仅搞好生产,而且担任着老妈妈文艺宣传队的队长,还参加演出,当了主角,并和一个唱黑戏、搞复旧、宣扬孔孟之道、妄图轰散老妈妈文艺宣传队的旧艺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教育了自己的老伴、生产队长,使他认识到抓好文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故事反映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里两条路线的斗争,歌颂了

    袁继光 张光欣 唐西林绘 上海 1975年10月
  • 模范共青团员胡业桃

    共青田员胡业桃,出生在安散省和县的一个雇农家里。参军前,他是村里抓革命、促生产的模范,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三次被评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参军后,又莲续获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五好战土的光荣称号,在一次战备施工中,他为抢救触电战友,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上海 1971年3月
  • 胸怀朝阳永向前

    复员军人、共产党员周青,出身于黄海之滨一个贫农家庭。他在部队为抢救国家财产身负重伤,他不要组织上对他的照顾,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并且主动要求担任饲养员工作。他胸怀朝阳,扎根农村

    江苏如东县工农兵创作组 上海 1871年5月
  • 一担水

    生产大队领导干部、共产党员马长新,十八年如一日,天天坚持为五保户韩二叔挑一担水。他的深厚的阶级友爱情谊与富裕中农自私自利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阶级斗争的生活,歌颂了我们伟大时代前进的风貌。

    陆汝浩绘 上海 1974年12月
  • 一把山斧

    内容介绍:在团结胜利路线的指引下,下马岙和上高溪大队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决定在柏树坡上联合开渠,抗旱夺丰收。阶级敌人马德昌对此万分恐惧,暗中偷斧砍断被槽,制造假敢,企图挑起宗族派性,破坏两队团结。下马岙大队党支部书记高红云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

    陈志谦 王绍基 盂庆江绘 人美 1975年8月
  • 风雪红梅

    在毛主席的医疗卫生路线的指引下,解放军某医疗队,治好了老荣誉军人柳大爷失明的双目,当他蓦然发现给他治病的女医生小刘手上的伤疤时,使他想起了悲壮的往事——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新四军的一位女医生在他家养伤,生了个女孩,取名红梅。不久,女医生就因伤重去世了。

    潘直亮绘 湖北 1973年8月
  • 银花朵朵开-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上海知识青年梅民权,在党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发扬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在最低温度达摄氏零下五十度的“高寒禁区”北大荒,培育出自古以来生长在南方的娇贵的银耳。这盛开的“银花”,正象征着千万个知识青年,沿着毛主席指出的与工农相结合的大道,冲破各种“寒流&rdquo

    王仲清绘 上海 1975年7月
  • 农垦68-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乐务农等七名红卫兵小将到韶山进行革命串连时,在毛主席少年时代亲手耕种过的稻田里带同七颗珍贵的“韶山良种”。一九六八年,他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毅然奔赴农场干革命,将“韶山良种”带到了种子连。

    新海农场农垦68创作组绘 上海 1975年11月
  • 青春似火

    曹文义同志是兴城县元台子拖拉机站驾驶员,一九四二年出生在一个三辈子给地主扛大活的贫农家庭里。一九六〇年春天他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号召,满怀革命豪情,投身于农业战线。他十年如一日,胸怀朝阳驾铁牛,风吹浪打不动摇

    殷金玉 李青绘 辽宁 1973年7月
  • 激战无名川

    这本画册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和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战斗,多次粉碎敌机的疯狂破坏,保卫和抢修无名川大桥的战斗故事。这本画册通过紧张激烈的战斗情节,描绘了我志愿军某部九连这个英雄集体,着重刻画了连长郭铁的英雄形象。它有力地戳穿了美帝这只纸老虎,热情地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于秉正 刘济荣 彭达锟绘 人美 1975年8月
  • 地道战

    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敌后根据地的军民,不分男女老幼,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创造了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和水上游击战等各种各样的巧妙打法。

    吕云所 杨德树 白庚延等绘 天津人美 1970年
电子版连环画

Copyright © 向日葵连环画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