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玉成
本书根据史卫红同志写的《太平天国革命英雄陈玉成》一文编绘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农民革命运动。在当时,有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少年陈玉成,满怀革命热情,跟着叔父投奔起义队伍。
-
雪夜融冰
鲁炳炎是位六十多岁的老红军,解放后就在山区当供电所所长。他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保持着老红军的优良传统。领导上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决定调他到省里工作。当他刚要移交工作时,突然遇到特大的风雪,输电线路有拉断的危险。鲁炳炎随即带领新所长上山检查。
-
渠水长流
麦收时节,抢栽早稻的关键时刻,长缨大队的一条结实的灌溉渠道突然决口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营长钱大胜发觉后,立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排查线索,深入调查,排除敌人制造的种种假象,终于挖出了隐藏多年、破坏渠道的阶级敌人。
-
追踪
批林批孔运动中,插队知识青年洪枫发现有一封没写寄信地址的信,是寄给自称丈夫早已死去的地主婆的。这事引起了她的怀疑。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洪枫以高度的革命警惕性,依靠群众,深入调查,最后终于查出了那个诈称死掉、潜伏在外,暗地仍与地主婆联系的地主分子。
-
青石山上
青石山上,从前坡引向后坡的盘山渠道完工了。这天,周围的几个大队的好多社员也纷纷赶来参观,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半面坡。只见前坡大队队长铁柱把大手一挥,顿时,马达声隆隆的响,清水哗哗的流,大人们高声谈话,孩子们尽情嬉耍,……山谷里一片欢笑。这前坡和后坡两个大队,座落在青石山的两侧。解放前,这一带可是个出名的“旱死蛤
-
先行官
老装卸工人王老力一次出车时,发现总调度为了完成“吨公里”计划指标,利用所谓“老关系”,揽了一笔两千吨水泥运货。这批货如改由水运,可为国家节省十万余元。王老力坚决顶住这股歪风,主动辞退了,并帮助他们改陆运为水运。王老力回公司后,又和广大群众一起批判了总调度执行的修正主义路线
-
虎穴救战友
抗日战争期间,我县委书记江华峰同志因叛徒出卖,被捕监禁在鬼子的宪兵队里。县委将营救江书记的任务,交给了卧虎山武工队。武工队长高全海带领部分队员,假装给鬼子送年礼,深入虎穴,劫走了伪警察署长的专车,机智地教出了江书记;在军分区独立营的配合下,并歼灭了前来追击的敌人。
-
海岛红哨
这本连环画是描绘东海前哨铁壁岛白茅峰观通哨长秦松,时刻不忘备战,带领守岛战士,坚守海岛,建设海岛,粉碎美蒋匪船骚扰破坏的英勇事迹;同时还歌颂铁壁岛渔民反抗日寇侵占该岛时的斗争精神。
-
换靴记
渤海湾畔曲海东盐场正逢五月旺产季节,青年工人小赵想领双新胶靴,准备大干一场。李师傅没有替小赵去领新胶靴,而是把旧胶靴修补一下让他继续使用。小赵不肯穿,赤着脚来到滩池,可是玻璃碴似的盐粒把脚扎得难受,只得把李师傅带来的旧胶靴穿上。在劳动中,李师傅用亲身的经历,讲述了解放前盐场滩主、把头残酷压榨、摧残盐工们的罪行。今昔对比
-
珠山歼匪
故事发生在解放初期。具有高度警惕性的我沿海地区珠山峪民兵,发现敌情后,立即报告了驻岛部队。李营长、老支书赵振山和民兵连长张海秀,充分发动群众,迅速挖出了潜伏在当地的蒋匪特务,并查获了他们企图配合台湾蒋匪一百多人,在珠山地区偷渡登陆的行动计划。经过一夜的战斗,珠山民兵配合解放军取得了全歼匪特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毛主席关于
-
在轮船上
小珠跟着爷爷,把鱼苗从汉口运回上海。在轮船上,她结识了旅伴小园。通过一起生活、劳动,小珠以她热爱农村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小园,使小园也培养起热爱劳动的习惯,并爱上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
七月槐花香
本书由两个故事组成:《七月槐花香》和《小白鸽遇险记》。大早年头,公社组织抗旱夺丰收,小学生张槐香在老师带领下也积极参加。她发现地主“一肚坏”家里天天晚上亮着电灯。经过几个晚上的侦察,槐香终于揭穿了“一肚坏”用浪费电力破坏抗旱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