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蜂时节
公社副主任罗自发,利用公社蜂场外出放蜂的机会,让不讲原则的副场长赵德和给他搭放五箱蜜蜂,企图牟利肥私,被场长丁大勇发现。丁大勇牢记阶级斗争这个纲,和罗自发进行了坚决斗争,并追回了这五箱密蜂,教育了赵德和。
-
金色的阿达
故事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罗梭江畔的一个多民族村寨里。解放军彝族女军医李明在帮助曼琶寨建立合作医疗室的工作中,依靠群众,勇于斗争,揭露和战胜了反动头人挑拨民族关系、破坏团结的罪恶活动,使合作医疗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在边疆牢牢扎根。
-
海角红缨
在风景如画的北部湾畔有一个海角村,这里活跃着一支“红色娘子军”民兵连。她们早上出操,夜间巡逻,白天劳动,还守备着一个关系到战备和整个海湾渔业公社机器用油的大油库。一天深夜,在村东头石油库的院子里,女民兵连长陈英和新战士小珊正在警惕地站岗放哨,突然陈英轻轻地按了按小珊。
-
烽火少年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儿童团员斗顽敌、送情报的故事。华北某地曹王庄儿童团员小山子和桂珍,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把一份重要的情报,迅速送到南洼村。他俩化装成姐弟走亲戚,甩开了汉奸地主的盘查,巧妙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胜利地完成任务。故事歌颂了我少年儿童对敌斗争机智勇敢的革命精神。
-
雪夜擒谍
故事发生在我边防前哨。敌人趁我春节之际,派遣特务小头目“06”和外逃牧主图哈图越境,与牧主婆里应外合,企图在我国防地下电缆附近偷置窃听器,搜集军事情报。但是,枕戈以待,百倍警惕的我边防军民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
战地红缨
本画册描绘了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某地儿童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对敌斗争的故事。画册通过对儿童团长张得欣带领儿童团员参加战斗活动的描写,塑造了少年儿童的英雄形象。
-
鸡场小哨兵
豫南山区,清水河畔,有一片青砖缸瓦的鸡舍,这里是柳竹园大队养鸡场。自从洪爷爷负责管理鸡场以后,鸡场搞得十分兴旺。洪爷爷去公社开农业学大寨会议,介绍集体养鸡经验去了。党支部书记松山伯就临时派红小兵翠红和翠青姐妹俩,照看鸡场。姐妹俩平时也是鸡场的小帮手。可单独看场,还是弟一次。
-
肩膀
何家垮大队在双抢季节遇到了大旱。大队党支部书记方友年发动群众抢修渠道,引水灌溉。大队副业队长何元清在投机倒把分子怂恿下,主张弃农经副,捞取现钱。故事通过以方友年为首的广大贫下中农与何元清之间在农村方向道路问题上的激烈斗争,批判了农业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在斗争中茁壮成长。
-
小旅客
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上,有两个很引人注目的“小列车员”,大的叫国平,小的叫宗宗。他们两个都没有大人携带,是托付给列车上照顾的小旅客。孩子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好榜样,团结友爱,互相照顾,坚决不给列车上叔叔、阿姨添麻烦,还抢着给旅客做好事。他们抹茶几
-
主课
生产队长、老贫农韦春松,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把阶级斗争作为一门主课,认真对李凯、李敏等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通过生产队种猪被毒死的事件,引导她们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既敢于斗等,又善于斗争,打击了阶级敌人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阴谋活动,使青年们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锻炼成长。
-
李白
李白(公元七〇一——七六二年),字太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大诗人之一。李白一生主要活动在唐代玄宗、肃宗两朝,也就是唐王朝由强盛急遽趋向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李白渴求在政治上建功立业,他曾两次投身政治活动:一次是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一次是参加永王李璘的部队,但都因遭到迫害而失败。由于政治上长期失意,
-
勇往直前
有一年,洪山峪遭到了一场罕见的大旱。在自然灾害面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十分激烈。大队党支部书记高志勇团结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坚持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坚持走大寨道路,狠抓阶级斗争,大批资本主义,大批修正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坚决顶住了反对学大寨、外出搞副业抓现钱的妖风,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及时找到了地下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