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察济南
济南解放前,我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排,奉上级命令,打入济南探敌情,抓“舌头”。这个侦察排在排长张树森的带领下,一连抓到几个“舌头”,并探得了城内守敌军事部署和武器配备情况,为后来解放济南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这个故事生动有趣,表现了我军侦察人员机智勇敢的战斗作风,和善于克服一
-
送梨
共青团员小凤,为队里的五保户王老爹上镇买梨治咳嗽病。半路上,小凤冒雨护送一位不相识的老奶奶回家,赶到镇上时梨已卖完,只得买了一瓶药梨膏回去。不料,王老爹那儿,早有人给送来了一篓梨,这人是江浦大队的团支部书记赵阿龙。小凤冒雨护送的老奶奶,正是赵阿龙的妈妈。
-
红嫂
红嫂是个贫农家的女儿。她被父母包办嫁给了一个胆小怕事、比较落后的农民吴二。可是,她并没有受到落后丈夫的影响,在一次敌人占领村庄后,她救活了一位负重伤的解放军战士,还千方百计地设法掩护,终于把这位伤员安全地送到了自己的部队。她还机智,勇敢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激发落后的丈夫打死还乡团小队长,并引导丈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党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崔炳钧同志是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四工区水管工,中共预备党员,他带领两个学徒,发扬了敢想敢做的风格,克服了缺少劳动力和经验的困难,完成了冷弯型轧钢机的安装任务,打破了水管工不能安装精密、复杂设备的保守思想。并处处维护国家利益,节约国家资财。这本画册主要描绘崔炳钧同志敢想敢做和节约资财的故事。
-
同桌
小学生李赤金是个聪明而又淘气的孩子。他和他的同桌华乐亭在课堂上爱说笑,不好好听课。老师就把华乐亭调开,又调来一个叫马玉霞的小姑娘,和李赤金坐在一起。不料李赤金嫉妒在心,在华乐亭的怂恿下,处处为难马玉霞,但马玉霞并不介意。一次,李赤金偷抄马玉霞的作业,被马玉霞看見了,可是马玉霞不仅没有责怪李赤金,反而批评自己没有好好帮助
-
处处是亲人
这个故事表现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新道德、新风尚。内容写一个三轮车老工人,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热心帮助一个有病的过路客人,冒着塞冷,赶到火车站代签车票,还护送这位客人上车,完全表达了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根据1964年4月《人民文学》新故事《过客》改编)
-
十二点差一分
福建前线某部机枪连战士王大华,探亲归队途中,遇上了山洪暴发,耽误了一段时间,眼看要延迟归队了。但他想到第二天就是国庆节,敌人很可能趁我们欢度节日的时候来骚扰,作为前线战士要格外提高警惕,一定要按时赶回战斗岗位。路上没有车子,他就长途跋涉。
-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上海解放初期,美帝国主义及其豢养的反动武装力量虽然被打败、消灭,可是他们的阴魂不散,化成形形色色的香风毒气,飘散在花花绿绿的南京路上。于是,一场新的阶级斗争又展开在我军面前:是倒在南京路上呢?还是改造南京路?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
-
首战平型关
内容介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消极抗战的反动路线,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在平绥线上,日寇不费一枪一弹,就攻占了大同、张家口等地,遂向平型关进攻,狂妄地叫嚷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八路军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团结群众
-
焦裕禄
这本连环画记述了焦裕禄同志的一些生平事迹,特别是着重反映了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改变兰考灾区面貌所创造的英雄业绩。我们希望大家读了这本连环画后,能够更好地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
在烈火中永生
这是一册革命同忆录,记录了叶挺、罗世文、车耀先等革命先烈在美艾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和敌人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是小说《红岩》的前身。先烈们赤胆忠心,为党的节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坚持斗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